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小小红枣,富泽一方:泽普县8.8万亩红枣采收忙

小小红枣,富泽一方:泽普县8.8万亩红枣采收忙

2025-11-19 14:23:34   来源:中国网
责编  /  安东
摘要:

2025年泽普县红枣产量预计达4.83万吨,总产值预计达3.8亿元

眼下,泽普县8.8万亩红枣进入全面采收期。一眼望去,田间地头果实累累、红浪翻滚,枣农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收、分拣、装筐,机器轰鸣声、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幅“红果映富农”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11月16日,在泽普县奎依巴格乡光明村连片的红枣地里,一排排整齐的红枣树,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宛如一片无边无际的红色海洋。每一颗红枣都果肉饱满、色泽鲜亮,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光明村种植户约尔妮萨•喀迪尔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红枣,随着长杆轻挥,熟透的红枣便簌簌落下,工人们将这些“致富果”捡拾起来,一幅生动鲜活的丰收图景跃然眼前。

约尔妮萨•喀迪尔说:“今年的红枣挂果率特别高,我心里特别满意。我家种了35亩红枣,一亩地平均下来能有500公斤的红枣,算下来今年能赚不少钱。”
和约尔妮萨•喀迪尔一样,同村的阿曼古丽・艾合麦提家的20亩红枣地,也迎来了大丰收,凭借出众的品质,早早吸引了收购商上门收购。

阿曼古丽•艾合麦提说:“今年天气好,管理也得当,红枣的长势比去年还要好,个头大,颜色也很红,特别甜,亩产可以达到500公斤,收购红枣的老板,这几天一直在地里买我们的红枣。”

红枣的丰收不仅让种植户喜笑颜开,更给冬闲的群众带来了增收良机。田间地头、合作社厂房里,随处可见务工群众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分拣、搬运红枣,在农闲时节实现“家门口就业”。
奎依巴格乡光明村村民阿卜来提•艾麦提说:“现在是农闲时节,家里没啥农活,我就来这里捡红枣,捡一筐给5.5元,我一天最多能捡20多筐,挣110元。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
泽普县独特的地理区位造就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的优越条件,让这里的红枣积累了充足的糖分,形成了“甜糯爽口、果肉紧实”的绝佳口感。加之当地群众对红枣日常的科学管护与精细化培育,产量连年稳步提升。今年得益于气候适宜、管理到位,今年红枣品质和产量较去年更上一层楼,增产增收的上升空间十分可观。

奎依巴格乡公共服务中心干部柯米孜罕•麦麦提说:“我们乡始终把红枣产业当作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从种植到管护全程下功夫。专门组建了技术服务队,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修剪、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推广增施有机肥、滴灌节水等技术,严控水肥比例,确保红枣的糖分和水分达到最佳状态,为丰产丰收筑牢基础。”

从田间采收到车间加工,泽普县红枣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稳步迈进。在泽普县鑫农果品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整齐堆放着装满红枣的竹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枣香。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分级机,将一筐筐新鲜红枣按照个头大小、色泽品相进行精准分级,再经过清洗、低温烘烤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后,红枣变得干净红亮、软糯可口。最后经工人称重、真空打包、装箱封装,这些带着地域特色的优质红枣将销往疆内外的市场。

泽普县欣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小军说:“泽普县的红枣在市场上口碑不错。这几年我们一直做红枣生意,订单基本上供不应求。我们今年计划收购3000吨红枣,到目前进厂的有400多吨。这些红枣经过初加工后,会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达到红枣产业“品质优、品牌强、市场好”的目标,泽普县持续加强红枣种植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指导,通过选派林果技术专家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为红枣产业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泽普县林果工作站站长宁超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红枣产业发展力度,紧盯‘春促萌芽、夏管枝叶、秋控果实、冬护枝干’的管理要点,持续加强红枣种植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指导。促进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选派林果技术专家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园等方式,为红枣产业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近年来,泽普县立足特色资源禀赋,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据测产,2025年泽普县8.8万亩红枣产量预计达4.83万吨,总产值预计达3.8亿元。红枣产业已成为泽普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红枣树也变成了群众的“致富树”。

宁超说:“今后我们会聚焦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种植体系,深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强化品牌赋能,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优质红枣卖出好价钱。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红枣产品附加值,让枣农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让红枣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常青树’、群众致富的‘摇钱树’。”(马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发表评论
分享
收藏
评论

精选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