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擦亮“稻乡”金字招牌——从黑龙江五常实践看大米产业进阶之路

擦亮“稻乡”金字招牌——从黑龙江五常实践看大米产业进阶之路

2025-11-14 11:31:39   来源:新华网
责编  /  安东
摘要:

目前,五常市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达135家,其中2家年产值超10亿元

初冬时节,霜染黑土,“中国优质稻米之乡”黑龙江省五常市的250余万亩稻田已完成秋收,黑土地在默默积蓄能量,等待明年春耕时被“唤醒”。遍布全市的水稻加工车间却一片忙碌,正将黑土地的馈赠“变身”为餐桌上的醇香美味。

这台色选机搭载的高性能相机实时给大米拍照,机器可精准识别异色粒并自动分拣,保证大米的品质。”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指着高速运转的设备介绍道。

车间另一端,机器人抓取一箱箱包装好的大米码垛,转运至等候的货车。借助溯源系统,消费者扫描大米包装上的“一品一码”,从育种、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信息便清晰呈现。

“一粒好米,首先得有好种。”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说,他们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成功培育出“中科613”等优良品种,筑牢“种源根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这进一步坚定了企业攻关良种的决心。

“我们要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育种成果转化,从源头擦亮五常大米金字招牌。”乔文志说,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探索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食加工技术,持续提高粮食产量和产品品质。《建议》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在五常市,一粒好米的价值,不止于“吃得香”,更在于“体验深”。在龙凤山镇民利村,十万人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边,20余座小木屋温馨雅致,游客可以品尝农家饭菜,观赏田园风光。

“通过我们建设的文旅设施,游客可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亲身感受五常大米的品质。”合作社理事长赵维石说,这进一步提高了客户的转化率。

产业发展的红利,最终惠及万千农户。在民乐朝鲜族乡振兴村,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了1.3万亩水稻,为拓宽大米销路,合作社已与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合作。“自9月下旬以来,我们已销售了500多吨大米,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以交付眼下这笔100多吨的大米订单。”合作社理事长于殿红说。
于殿红说,他们将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加大自有大米品牌推广力度,拓宽大米销售渠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农户。
五常市大米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其大米产业升级的缩影。目前,五常市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达135家,其中2家年产值超10亿元,形成从育种、种植到加工、销售、文旅的完整产业链。
《建议》提出,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在五常大米核心产区,越来越多大米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现代化加工设备,建立全流程溯源体系,推广绿色种植技术,让五常大米从区域特产成长为全国知名品牌。
展望未来,五常市委书记刘亮说,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五常市将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讲好大米故事,以高质量品牌建设扩大高端市场占有率,用市场需求倒逼产业链延伸拓展,探索丰富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径,持续擦亮五常大米金字招牌。(记者 孙晓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发表评论
分享
收藏
评论

精选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