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字标标准指标让草原味道更有底气,“蒙”字标也成为大草原优品的代名词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优服务的原则,聚焦优质特色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研制“蒙”字标认证标准152项,覆盖牛羊肉、乳制品、杂粮杂豆、中药材等当地特色产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既重视突出高品质特征指标,更重视绿色有机过程控制指标的全链条原则;坚持突出优质特色不低于绿色、接近有机的高品质原则;坚持必须与国内国际同类标准比对的国际化原则;坚持以用促制,突出标准的有用性、实用性的实践性原则。这些“蒙”字标“硬杠杠”标准指标让草原味道更有底气,“蒙”字标也成为大草原优品的代名词。
图为“蒙”字标大草原优品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评价认为,“蒙”字标产品认证要求系列标准技术水平全面符合国家标准,质量特征指标突出,关键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且接轨国际标准,标准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跑地位,部分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蒙”字标大草原优品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辨识度不断提升,成为具有鲜明内蒙古特色的国内知名区域品牌,强化了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标杆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带动一大批草原优质特色产品从内蒙古的广袤大地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以严认证传递大草原优品质量信任
质量认证是助推产品迈向中高端、打造品牌建设的有力抓手。内蒙古以“蒙”字标打造绿色有机品牌,以“标准+认证”的方式对优质农畜产品开展质量认证,充分发挥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核心价值,形成“以认证选真品”的品牌公信力,全面赋能内蒙古企业塑造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有力推进内蒙古“粮仓”“肉库”“奶罐”“绒都”产业品牌化发展。
品牌信任是市场最硬的通行证。开展“蒙”字标认证以来,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从牧场到市场”的全链条认证标准,对土壤、水源、养殖、加工等环节提出严苛指标,确保每款“蒙”字标产品都经得起检验。引导企业以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四轮驱动,联合科研机构研究验证关键品质指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从草原到餐桌”的质量全过程可控。
“蒙”字标认证秉持传递信任、守护消费的价值理念,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建立严谨规范的认证制度体系,真正体现“蒙”字标的内涵和价值。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推动147家优质企业通过认证,认证产品超1400种。“蒙”字标凭借“一次认证、全域认可”的公信力,让大草原的优质产品通过认证与大市场精准对接,成为消费者“一眼识别、放心选择”的信任符号。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优质品牌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内蒙古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以全链条监管为“蒙”字标品牌发展护航,构建了制度规则、行政监管、认证约束、协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蒙”字标质量管控体系,制定“蒙”字标认证管理办法与认证规则,建设认证质量追溯体系,推行认证标准监督评价、认证过程观察员制度以及产品全覆盖监督检查,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蒙”字标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源头赋码、“一品一码”,确保了“蒙”字标产品可证明、可辨识、可溯源、可监管,实现了全产业链可见、可控、可感知、可追责。
“蒙”字标搭建起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抓共管共建工作机制,将其融入市场监管大体系,纳入常态化监管。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对认证机构从严监管,事前严格资质审核与能力评估,事中强化认证流程合规性巡查与全过程记录核查,对违规操作坚决叫停并追溯责任。
“蒙”字标建立了全流程监管体系,制定了“蒙”字标产品执法手册,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到成品检验,严格规范获证企业生产行为,通过定期巡查与动态抽查确保合规底线,夯实“蒙”字标品牌质量根基,目前已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查120批次,合格率保持100%。
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全力维护“蒙”字标品牌公信力与消费者权益,以零容忍态度重拳打击假冒“蒙”字标商品,严查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保证“高标准+严认证”得到全面准确落实落地。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还修订印发实施《内蒙古自治区“蒙”字标认证管理办法》,利用“蒙”字标认证监管平台和服务企业平台,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运输以及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完整记录各个环节数据,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进行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品质看得见,监管无死角;加强标准全流程监管,完善综合质量管控体系,优化认证服务与认证后跟踪,以风险防控为导向强化日常监测,把牢各关键关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扎实推动“蒙”字标认证工作走深走实。
以优服务赋能产业强链提振消费信心
服务是品牌的助推器。“严苛标准+权威认证”确保了“蒙”字标产品的高品质,增强了品牌辨识度,破解了同质化“内卷式”竞争,让好东西走进大都市、大商超、大平台,卖上了好价钱。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以全周期实打实服务为“蒙”字标品牌赋能,联合多部门,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营销的“五统一”措施,建立“品牌共建制度”,形成协同发展服务合力。
为夯实“蒙”字标品牌的坚实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建立品牌推进6项机制,即建立与自治区相关厅局的联系机制、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络机制、与各盟市品牌推进部门的联合机制、与龙头企业的联动机制、与区外区域品牌的合作机制及科学严格的品牌建设管理机制,形成“蒙”字标工作推进合力。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还开展了品牌培训、实施指导、企业培育等服务,组织当地政府部门、专家团队深入12盟市进行调研,根据市场反馈和技术进步优化指标;成立认证联盟,组织12家“蒙”字标认证机构对企业开展认证,认证机构通过严格认证与服务,引导传统农牧业从“小散弱”向“精强优”跨越,从资源输出向精深加工延伸,从卖原料向卖品牌转型。
“蒙”字标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推广、营销矩阵,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设“蒙”字标大草原优品展销中心,开通“蒙”字标直播间,挖掘“蒙”字标产品背后的生态价值、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强化品牌认知,传递品牌价值,让高品质产品精准触达消费者。因为“蒙”字标赋能加持,阿拉善驼奶、荒漠肉苁蓉走出大漠,兴安盟大米、河套小麦粉畅销京津冀,呼伦贝尔牛肉、阿尔巴斯山羊肉成功进入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多家获证企业中标供应商大型订单,“蒙”字标成为消费者选购大草原优品的首选标识。
2024年,“蒙”字标认证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选的“质量认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优秀案例,同时被编入《中学生质量教育读本》普及教材。“蒙”字标标准化创新模式还乘风破浪、漂洋过海。2024年在德国科隆举办的“中国和标准化数字技术国际研讨会”上,“蒙”字标整体性治理模式实践经验受到国内外业界好评。研讨会评价认为,“蒙”字标的整体性治理实践,集中体现了权力下放、透明度提高、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动态监管增强等各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和创新突破。此种创新治理模式在有效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现代治理目标上,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参考样本和借鉴经验。同年11月,在老挝万象举办了商务部高端智库援外项目,东盟国家的政府司局级官员80余人参加,会上专题讲解了“蒙”字标案例。今年9月,在中国质量大会上,“蒙”字标入选“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全国典型案例。
”蒙”字标已经成为具有鲜明内蒙古特色的区域品牌。“蒙”字标以“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为品牌愿景和使命,它不仅仅是一枚商标,更是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走向全国的“品牌身份证”和“价值通行证”。“蒙”字标甄选的不仅仅是内蒙古的特色,更汇聚了千里草原的绿色、万顷牧场的辽阔。(记者 闫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手机号未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