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聚焦国际茶叶品牌建设,共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福建武夷山隆重举行。
2025年11月16日,“聚焦国际茶叶品牌建设,共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福建武夷山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国际品牌科学院指导,国际茶叶品牌中心主办,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承办。
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茶产业的权威专家、政府代表、领军企业及媒体代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毅、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顾问组主席刘平均、国际品牌科学院理事长邱建新等嘉宾出席,共同探讨茶品牌国际化路径,推动中国茶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在领导致辞与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强调品牌建设对茶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刘平均指出,全球茶叶竞争正从“品类认知”转向“品牌认同”,中国茶产业需将品牌建设提升至战略高度,以标准化、科技化、国际化为抓手,实现从“茶业大国”到“茶业强国”的跨越。
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顾问组主席刘平均
国际茶叶品牌中心专家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资深首席科学家鲁成银结合榜单结果,进行了深度剖析与专业指引。 他首先点明了当前中国茶品牌面临的“两强一弱”格局,即当前中国茶品牌拥有产区公共品牌声量强大,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但同时茶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仍相对薄弱。他强调,品牌建设核心是“从产品价值优势到品牌价值优势的系统性转化”。针对茶产业品牌化破局之路,鲁成银提出三大关键路径:筑牢“品质信任”基石,通过数字化管控与溯源技术转化生态优势;推动“文化活化”,融合健康、美学等开发新业态;以“科技+标准”驱动深加工,提升品牌附加值。
国际茶叶品牌中心专家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资深首席科学家鲁成银
在活动当天,国际品牌科学院理事长邱建新正式发布了《世界茶叶品牌评价榜单》。邱建新指出,本次榜单的发布,不仅是一次排名,更是为全球茶产业建立公认的价值尺度和对话基础,促进不同茶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为世界茶叶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国际品牌科学院理事长邱建新
据悉,该榜单依据国际标准ISO 20671《品牌评价 原则与基础》,从品牌底蕴、特色优势、品质规范、市场表现与可持续发展五大维度,对全球茶叶品牌进行综合评定。在产区榜单中,武夷山位列全球县级产区榜首,福建、浙江、云南包揽省级产区前三甲;在企业榜单中,八马茶业荣登全球企业品牌第二,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天福集团等7家中国茶企跻身全球十强。这份榜单不仅彰显了中国茶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更为全球茶产业提供了价值衡量新标尺,标志着中国茶产业从“品类优势”向“品牌优势”的历史性跨越。
在推介和经验交流环节,武夷山市副市长邱敏详细推介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优势与未来规划。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则分享了企业品牌建设经验,强调以精准定位、产业链整合与文化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同行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本次活动不仅发布了首份国际茶叶品牌评价榜单,更为产学研媒跨界合作搭建了桥梁。未来,国际茶叶品牌中心将持续开展品牌评价、资源对接和国际推广,不断推动中国茶产业融入全球市场,促进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并提升中国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下为活动当天发布的三份榜单:
世界茶叶企业品牌榜(100强)
世界茶叶(省级)产区榜(30强)
世界茶叶(县级)产区榜(100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手机号未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