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线路带电作业

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一、带电作业技术特点介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带电作业是解决在运行线路出现故障或缺陷时,不需要停电便可消除缺陷的重要手段。

超特高压线路大都在偏远的野外,酷暑盛夏和寒冬腊月是带电作业最多的时间段。而真正带电作业时,工人必须要爬上数十米高的铁塔,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电场,还要以规定的技术动作完成接近半小时的工作任务。

除了克服恐高晕眩、塔上大体力劳动等身体问题,最需要克服的就是与线路接触的一瞬间产生长达数十公分电弧的恐惧心理。可以说,每一次带电作业就是一次生与死较量,是对生命的考量,一次超特高压带电作业在电力行业被称为“在刀尖上跳舞的工作”。

    二、背景

山东是经济大省,在“美丽中国”建设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背景下,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需要强劲的清洁能源作为支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依靠本地发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用电缺口,“外电入鲁”势在必行。

银东直流系统是山东重要的“外电入鲁”通道,也是世界首条±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西起宁夏银川东换流站,东至山东胶东换流站,线路全长1333公里。其满载负荷为400万千瓦,占山东省总负荷的9%,相当于整个青岛市的用电量,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

2011年10月,国家电网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采用直升机对该线路进行巡检,通过直升机携带的摄像头等先进设备发现,银东线2012号塔导线线夹螺栓处开口销脱落,可能造成线路故障。如果这条线路双极闭锁故障停电,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开展带电作业进行检修。

    三、主要创新点

1.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此次带电作业是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与传统的500千伏带电作业相比,此次作业不仅电压等级更高、线路杆塔更高,对团队配合的默契度要求也更高。此次带电作业不仅是对带电作业技术人员“大练兵”,也为世界同级别电压等级带电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2.一线团队编制世界标准。银东直流输电线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660千伏电压等级等新技术,国内外均无可借鉴的带电作业标准及经验。王进团队编制完成了首个《±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提出了适用于海拔2000米及以下地区±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的带电检修技术标准,成为指导同等级带电作业的世界标准。

3.创新使用多项工器具。为满足高电压产生的强大拉力需求,王进团队经过30多次反复试验使金属工具定型,并成功通过了国家特高压实验室的大负荷试验。同时,他们还研制出满足该电压等级下的专用电位转移棒,以消除瞬时冲击电流对人体和屏蔽服的影响。以上成果在2015年荣获工人创新最高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技术难点

    此次带电作业不仅对带电作业人员的体力要求极高,也对技术配合、心理素质等要求极高。

一是绝对精准的距离判断。在“软梯法”进入电场的过程中,需要地电位和中间电位人员都爬到预备开展带电作业的横担上,共同将软梯安置在“最理想”位置。在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爬到进电场位置时,留出给等电位作业人员“刚好抓住”线路的距离。

二是个人精湛的技术能力。由于置身高空之中,即使有轻微的风力,也会让软梯来回摆动。在即将进入电场时,等电位作业人员不仅要准确判断与带电线路的安全距离,还要立即使用电位转移棒接触电场,整个过程必须迅速流畅。

三是绝对稳定的心理素质。±660千伏的高压直流所产生的巨大电弧和巨大声响,比500千伏更强烈;进入电场后,有400多万的负荷贴身而过。比起停电检修,此次作业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度,避免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五、意义成效

此次作业不仅是世界带电作业史上的里程碑,确立了同等级电压带电作业的新标杆,更是为我国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是为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积极营造“势场”。策划宣传报道时机,正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大力传播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综合运体输系的重大意义,为特高压电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对形成公众“特高压”集体记忆起到促进作用。借助中央电视台高端传播媒介进行连续、高密度报道,使社会公众更加深入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发展,对于发挥国家电网大范围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

三是成为传播“责任央企”品牌的成功案例。通过深入作业一线,现场采访报道电网员工不畏艰险、拼搏奉献、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广泛宣传国家电网“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展示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价值,提升了公司“责任央企”的品牌形象。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