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宝桥)是“世界500强”中国中铁的骨干成员企业,是国内专业制造钢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大型起重机械等产品的大型国有企业,被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和国家首批《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铁路道岔研制企业。先后获得“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
中铁宝桥拥有11家成员企业,分布于我国中西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2.33亿元,总资产达80亿元。具备年生产钢梁钢结构40万吨、铁路道岔1万组、高锰钢辙叉和合金钢辙叉2万个、起重机械50台的能力,研发技术和生产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工艺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建筑、冶金、水电、煤矿等领域,并畅销北美、南美、欧盟、非洲、西亚、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
多年来,中铁宝桥承担着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家新产品研发任务,主项产品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60余项。其中,我国首组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道岔、350公里高速铁路道岔及重载铁路道岔均诞生于此,先后获得200余项国家专利;多项钢桥梁制造技术为国内重大工程的首创,30多项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国内大奖,8项工程相继荣获古斯塔夫·林德萨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奖及菲迪克杰出项目奖等国际殊荣;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铁宝桥是国内唯一能够为用户提供线路设计、产品制造、现场安装、运营维护等全系列服务厂家,是国内乃至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内唯一一个多制式、全系列轨道交通道岔产品供应商,自主研发的高、中低速磁浮道岔等城轨交通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目前,公司有员工4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23人(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中国中铁专家3人,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2人,陕西省首席技师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4人,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中国中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专业包括机械、桥梁、焊接、材料、铸造、热处理、道岔、电气等公司产品涉及的全部领域。
中铁宝桥本着“诚信立企,互利双赢”的企业价值观,恪守“用户惟大,市场惟先”的经营理念,向各界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在友好的合作中努力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型现代工业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
朋友!当你跨越黄河长江时,你是否留意那水天之上的钢铁巨人,是它两岸的人民心手相牵!
朋友!当你行进南海之滨时,你是否留意那海天之间的跨海长龙,是它让大陆与岛屿紧紧相连!
朋友!当你穿越高山峻岭时,你是否留意那彩云之巅的云中长廊,是它让天堑不再遥远!
今天,我要自豪的告诉您:您所看到的一座座跨越高山、飞跃湖泊、联通江海的钢铁大桥,很多来自我们企业——我国大型钢铁桥梁制造领域的“国家队”和“领军企业”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宝桥始建于1966年。50年来,我们公司以“产品强企、产业报国”为历史担当,以“有河必有桥、宝桥甲天下”为奋斗目标,先后为我国打造各种桥梁近1000座,分布于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之上,并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铁宝桥”品牌享誉神州蜚声海外。50年来,我们制造的各种桥梁,先后获得“古斯塔夫•林德恩斯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菲迪克杰出项目奖”等60多项国家和世界级荣誉,“中国桥梁”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张“国家名片”。
一座桥,就是一座永恒的丰碑!一座桥,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座桥,就是一串动人的故事!一座桥,就是一个不老的传奇!
在这里,请允许我讲一讲中铁宝桥人造大桥的真实故事——
那是2001年的春天,我国第一座跨海工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正式开工,宝桥承担了其中的第一座大桥——舟山桃夭门大桥钢梁制造任务。为了打赢开局攻坚战,公司组建了一支数十人组成的建桥队伍,背井离乡辗转千里进驻舟山群岛。工程建设中,中铁宝桥人住着大板床,吃着大食堂,当着大和尚,先后战胜了台风大、天气潮、毒蛇多、生活苦等恶劣条件,保质保量保工期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并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随后,正是凭着这种“一言九鼎、诚信立企”的良好品牌形象,我们又相继拿下了舟山西堠门大桥、舟山金塘大桥、舟山新城大桥、舟山秀山大桥、舟山富翅门大桥合同,开创了一个企业在一个地方连建六座大桥的“神话”!
2003年,世界上第一座圆曲线钢塔——南京三桥钢塔开始建设,中铁宝桥承担了12000吨钢塔的加工制造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中铁宝桥组建了一流的项目建设团队,投入了大量高精尖设备,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最终,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实现了钢塔全断面尺寸误差不超过1/4毫米,成功将两座215米高的钢塔耸立于万里长江之上。这两座世界级的钢塔,不但终结了中国人不能制造大型桥梁钢塔的历史,更让国内外知名专家心悦诚服、叹为观止……不久,南三桥钢塔捧回了“古斯塔夫.林德萨尔奖”“2009年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国际、国内最高奖项,成为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金牌大户”!
2014年,世界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开工制造。作为主力军之一的中铁宝桥再度承担了40000多吨钢梁和钢塔的生产制造任务。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中铁宝桥上下团结一致,投入新设备,制定新工艺,采取新措施,全力攻坚这一世界级难题。特别是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钢梁机加工的生产方式,开辟了我国大型桥梁钢梁生产工厂化、车间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先河,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同样在这一年,亚洲最大的山区钢箱梁悬索桥——云南龙江特大桥开始建设,打造“中国第一”的使命再一次落到中铁宝桥职工的身上。当年,公司30多名干部职工组成项目部,千里迢迢进驻云南腾冲。在魏巍的高黎贡山上,全体职工不叫苦、不畏难、不怕险、不惧挑战,用尽一腔心血、智慧和汗水,历时一年打造了“亚洲高山第一大桥”。2015年4月20日,跨度达到1196米的龙江特大桥胜利建成通车,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中央电视台《超级工程》第一时间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
朋友们,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这里只能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其实,这些桥梁工程只是中铁宝桥承建的近千座桥梁中的“沧海一粟”,但它们都集中诠释了“中铁宝桥品牌”的精髓所在。那就是: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用户惟大、市场惟大的企业理念;励志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方针;一言九鼎、诚信立企的企业品格;质量第一、品质一流的企业追求。
——这就是中铁宝桥,一支把品牌与信誉视为生命的桥梁制造“国家队”!
——这就是我们宝桥人,一个以“我为祖国造大桥”为神圣使命的建桥团队!
我自豪,我是中铁宝桥团队的一员!我更自豪,我们为祖国建造了一座座“跨越百年”的钢铁彩虹!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中铁的骨干成员,是专业生产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城轨交通设备及起重机械的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连续40年盈利,创下了国企改革的奇迹。公司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多年来,中铁宝桥承担着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家新产品研发任务,获得国家专利200余件、国际和国家级奖项60余项。我国首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50公里、350公里高速道岔及重载道岔均诞生在宝桥,这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开启了 中国高速道岔 的新纪元!至今,“中铁宝桥牌”铁路道岔已广泛应用于京福、沪昆、郑西、委内瑞拉、广深港等二十余条高铁线路。中铁宝桥为推动中国铁路大发展、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1997至2007年的十年间,中国铁路经过六次大提速,时速达到了350公里。2016年,中铁宝桥参建的郑徐高铁,首次实现了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相当于铁路乘客1秒钟 安全飞行了117米,中国铁路已然迈入高速时代!作为铁路三大核心装备之一的道岔,功不可没!
在2006年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初期,原铁道部确立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原则,中铁宝桥就此承担了客专高速道岔的研发任务。
当时,高速道岔对于国内整个行业来说根本没见过、没摸过也没想过,公司开始引进法国先进技术,决定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创新之路。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中西方设计理念存在差异、宝桥研发团队人员不足…怎么办?大家一咬牙,说这怕什么,人员不足我们就加班;设计理念跟不上,我们从头学!很快,团队掀起一股学习热潮:利用网络查资料学、到大城市买书学,白天绘图计算数据、晚上开会讨论交流,一起加班,反复审核…就这样,宝桥的研发队伍一天天壮大了起来。
2007年1月,宝桥成功研制的客专道岔在上海黄渡站 顺利上道,标志着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50公里/小时客专道岔正式跨入运营!宝桥人不骄不躁,继续前行。2008年,宝桥又成功自主研制出我国首组350公里/小时客专道岔,喜讯通过新华社的无线电波传向了世界各地!当亲眼看到这组道岔时,原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说:“中国人用几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充分证明了我们具有强大的体制优势和后发优势”,而这组道岔同时也被誉为中国铁路的“争光岔和争气岔”!
质量是宝桥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集团公司总经理说,“我们的产品事关国计民生,关系运输安全,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长期以来,绿皮车、哐当声伴随着一代代中国旅客的记忆,直到引进国外技术,我们才感受到了中西方理念上的差距。随着国家第六次铁路大提速,高速道岔的安全性、平稳性及舒适性被明确提出。在行驶的列车上,放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过道岔时,水不溢出来,立一个硬币、硬币不倒,就是最直观的检测要求。谈何容易?要知道一组高速道岔的构成仅钢轨件就14根,其余零部件数量合计达数千件,要同时确保安全、平稳和舒适,就必须从每个单件、每个细节抓起。
2006年,国内首组高速道岔在胶济线试铺,为采集现场数据,宝桥的技术和售后人员在炎热的夏天顶烈日、住民房,进行了2个月的数据采集,为道岔刚度的合理设置及垫板周边整体硫化实现弹性均匀积累了一手资料,多措并举提高了列车过道岔的舒适性。在线路现场,为解决一个细微的螺栓防松的问题,我们通过不断进行工艺优化,直至采用全弹性化扣件系统等新技术,不但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提高了行车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也获取了创新专利数十项。就这样,从源头优化设计到线路收集质量信息,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我们不断去发掘的提升质量的空间。
高速道岔无疑是一个安全产品,来不得半点马虎。公司建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同行业率先通过了质量、环境、职安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发布和实施了24个质量程序文件。每个车间、每道工序、每名员工均能严格遵守产品检验制度。“用户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质量“一票否决”成为每名员工的行为准则。当严格执行中国标准和精细化的管理成为一种习惯,大家自然而然地对普速道岔也执行了近乎客专的要求,在人、机、料、法、环、测各环节均追求一种最佳状态,也从而确保了宝桥道岔的研发和制造处于行业领先,工艺装备和质量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
有耕耘就有收获,公司道岔产品获得了首批“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率先通过铁路产品CRCC认证和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公司也被评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道岔产品长期出口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2017年初,宝桥又独揽泰国铁路局六个标段铁路升级改造全部道岔供货合同,成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家最大的道岔供应商。在国内,蒙华铁路、大秦铁路、北京地铁和武汉有轨电车等数十条线路上均广泛铺设宝桥道岔,我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宝桥道岔已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跻身世界三大道岔制造企业行列!
近年来,公司推出道岔新品20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20余项,特别是时速250公里客专、350公里高速及新型重载道岔的“国内首创”,奠定了国内道岔行业的“领头羊”地位。在今年1月份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铁宝桥参与完成的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往事历历在目,薪火代代相传。回顾50多年发展历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洪军由衷感慨:“宝桥之路就是一条改革之路、创新之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铁宝桥将借“一带一路”东风,乘“中国高铁”出海,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美好蓝图,书写出更加华丽的新篇章!
手机号未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