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消息称,娃哈哈或将于明年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9月13日,有市场消息称,娃哈哈或将于明年使用新品牌“娃小宗”。这也意味着,承载近40年国民记忆的“娃哈哈”品牌或将从2026年新销售年度起逐步退出宗馥莉主导的业务体系。
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该文件也透露了此次品牌变动的核心原因: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不得不做出以上安排。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企查查App信息显示,“娃小宗”的商标目前归宏胜集团所有。宏胜集团成立于2003年,最初为娃哈哈的代工厂。宗馥莉2007年独立执掌后,将其从代工厂发展为覆盖饮料全产业链的企业,涉及生产、包装、物流、营销等领域,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信息显示,宏胜集团已为“娃小宗”注册了涵盖食品、啤酒饮料、方便食品等多个品类的商标。
回溯娃哈哈的发展历程,自1987年宗庆后创办以来,这家企业凭借AD钙奶、营养快线等经典产品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如今,宗馥莉选择“另立门户”,无疑是娃哈哈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战略转折,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内部复杂的股权纠葛与品牌权争议。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5年7月起,宗馥莉密集注销了娃哈哈旗下多家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7月底,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被注销,理由为“决议解散”。该企业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电路模块、软件程序、频率控制器及发生器的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
8月底,宗馥莉再度出手,注销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该企业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攻大健康赛道。然而,该企业成立4年来并未取得亮眼成绩。
同一时间注销的江山娃哈哈宏振饮用水有限公司则资历较深。公开资料显示,该企业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人民币,其一直聚焦饮用水制造领域。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华东市场,娃哈哈纯净水市占率已跌至12%,远低于农夫山泉等竞争对手,此次注销或是近几年市场份额被持续蚕食导致的。
此前,安徽巢湖、贵阳、成都等地的娃哈哈昌盛饮料公司已完成更名,转为宏胜恒枫饮料公司,宗馥莉更出任新公司的执行董事;进入9月,更多与宏胜系相关的企业跟进更名,宗馥莉脱离娃哈哈体系而“自立门户”的意图愈发清晰。
此外,有市场消息称,今年以来,娃哈哈也在逐步砍掉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并将其中部分并入大经销商。
从总体来看,宗馥莉正在逐步剥离边缘业务,将重心重新聚焦饮料主业。此战略并非“去宗庆后”化,而是及时止损,让娃哈哈在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强敌环伺的市场中,守住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宗馥莉而言,品牌与股权的双重制约,让“娃哈哈”商标的继续使用充满阻碍。当前,“娃哈哈”商标的所有权归属娃哈哈集团,而非其实际控制的宏胜系。
公开资料显示,宏胜系核心企业宏胜饮料集团由英属维京群岛的恒枫贸易有限公司100%控股,宗馥莉通过该架构实现对宏胜系的绝对控制,但宏胜系与娃哈哈集团并无直接股权关联,无权单独使用“娃哈哈”商标。在商标权与控股权双重受限的情况下,推出新品牌“娃小宗”,成为宗馥莉绕开股权博弈、推进业务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宗馥莉而言,如何在失去“娃哈哈”品牌价值加持的情况下,赢得经销商信任、重建消费者认知,是其接下来必须破解的难题。娃哈哈集团的未来走向,也将随着股权争议的司法判决、新品牌的市场表现而进入更不确定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手机号未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