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八马茶业成功上市:资本浪潮下的品牌突围与行业破局

八马茶业成功上市:资本浪潮下的品牌突围与行业破局

2025-11-04 13:18:01   来源:中国国家品牌网
责编  /  君君
摘要:

作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与战略布局,既展现了传统茶企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也揭示了行业面临的深层挑战与破局路径。......

10月28日,八马茶业结束12年IPO长跑,正式登陆港交所,总市值突破77亿港元,创下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认购纪录。作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与战略布局,既展现了传统茶企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也揭示了行业面临的深层挑战与破局路径。

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

回顾八马茶业的上市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自2013年启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计划以来,公司先后经历了新三板挂牌、创业板受挫、主板撤回等多次尝试,最终选择转战港股实现突破。

其实资本市场并非不爱喝茶,此前诸多现制茶饮企业早已成功跃过了龙门,资本市场只是不爱原叶茶。好在港股市场对消费赛道成长的包容性,使得八马茶叶成功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八马茶业上市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三大领域:渠道拓展、供应链智能化升级、品牌国际化推广。这种战略布局既体现出对现有模式的巩固,也展现对未来的前瞻。尤其是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市场的开拓,若能结合茶文化输出实现品牌溢价,或将打破“资本不爱原叶茶”的魔咒,为更多茶企提供参考范本。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及红茶细分市场均排名第一,线下门店数量达3716家,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形成了“直营+加盟”的全渠道网络。

这种规模化扩张能力,其实在高度分散的茶叶行业中是尤为稀缺的。统计显示,当前中国茶企超160万家,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仅5.6%。而八马茶业通过标准化门店体系与数字化供应链,成功构建起了难以复制的渠道壁垒。其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涨86.7%的成绩,也侧面反映出目前资本市场对八马茶业规模优势与品牌价值的认可。

产业升级的破局之道

当然,上市只是阶段性胜利。为了打破传统茶企的发展困局,近年来,八马茶叶做了诸多有益探索。

首先,就是针对茶叶非标准化生产导致的品质波动痛点,八马茶叶通过“智慧茶园+超级工厂”的数字化改造,将传统制茶经验转化为20余项行业标准。这种技术投入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破解了“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型难题,使茶叶生产从手工作坊式向工业化、标准化迈进。

其次,在供应链端,八马茶业通过集中采购与统一加工来降低代工风险,其自产铁观音已连续十余年销量第一,而代工产品则通过严格品控维持品质稳定。这种“自产+代工”的混合模式,在保证核心品类优势的同时,实现了全品类扩张。据悉,此前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的20余项国家标准,已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量化的质量指标,为行业标准化树立了标杆。

与此同时,八马茶业还通过多品牌矩阵来拓展年轻市场。例如,“万山红”子品牌聚焦女性及新生代消费者,推出冷泡果茶等创新产品;“信记号”则深耕高端年份普洱茶市场,2024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这种“核心品牌守高端、子品牌拓年轻”的策略,在保持传统客群的同时,通过产品创新与场景延伸成功突破次元壁。

从传统赛道到新消费生态

如果我们将八马茶业的上市置于中国茶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看,则更具启示意义。

当前行业正经历从“礼品经济”向“品质消费”的转变,性价比与质价比成为主流,高端礼盒需求萎缩开始倒逼企业调整产品矩阵。小罐茶推出“生活茶系列”、竹叶青打造“小蓝罐”等案例均表明,下沉市场与口粮茶赛道正成为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新茶饮的崛起与原叶茶的式微也形成鲜明对比。蜜雪冰城、喜茶等现制茶饮企业通过供应链创新与年轻化营销占据心智,而传统茶企需在保持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数字化营销、直播电商等新渠道触达Z世代。以八马茶业为例,虽已构建起4000万线上粉丝矩阵,但其线上收入占比仅为35%,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更深远的是,中国茶产业正从“农产品”向“消费品”进化。生态低碳茶技术的突破,使中国在全球茶产业绿色发展中走在前列;茶旅融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则拓展了产业边界。新质生产力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文化赋能,推动茶产业焕发新生。

综上来看,八马茶业的上市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茶行业现代化转型的缩影。面向未来,茶企们需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深化技术赋能、优化治理结构、拓展年轻市场,并努力借助资本力量推动行业整合,让传统茶香能够飘向更广阔的未来。(鞠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发表评论
分享
收藏
评论

精选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